本波底部條件的探討 謝嚴

 

大盤自今年二月十八日最高點一0三九三持續跌勢,將近五個多月持續探底,並在七月十二日創下今年以來五四八億的新低量。投資人擔心新低量是僅大於本波自去年十一月八日自七二六一起漲的四五八億,因此呈現兩種悲觀的心情。其一認為大盤在缺乏明確的主流股,下半年基本面持續看好的類股又紛紛重挫,新低量出現後,應容易看到七九八八以下的新低價的急速下挫行情。另一類投資人的看法則偏向一千億以下的成交量幾乎成為近期的「常態量」,大盤後續如果無法擴大成交量,以目前持續量縮的情況,後市將可能發生人氣退潮的慢性盤跌走勢。

其實,大盤的底部在哪裡?相信市場上人士預測者多,敢確認者少。所謂的「常態量」代表一段區間,因為股價持續維持原來的走勢,市場資金因為行情不佳、前景不明,進場意願不高,或是已經發生「多套多」的情況,造成流動性資金不足,甚至上市公司因產業競爭力衰減,進而引發週轉不靈、公司下市等現象頻頻發生。市場信心不足下,除非有重大利多或明確的政策性產業輔導辦法,一般投資人不貿然進場,成交量頻創新低,無法產生有效反彈或往上攻擊的量能增加,成交量因人氣渙散進而變成一種「常態」解之。

依目前台灣經濟的實質面研討,出口成長屢創新高,美國在新經濟政策主導下採行「軟性著陸」(Soft Landing)的降溫策略,對台灣的電子業影響將減至最低。半導體產業在十二吋晶圓廠產能開出前,將持續蓬勃邁向高峰期,基本面的疑慮似乎不大。雖然新政府似乎還在政策中摸索學習,社福制度將會加速財政問題惡化,以及民眾對於兩岸的未來關係都實際反映在目前盤勢中。本文僅就歷史經驗以技術分析探討底部的判別方式。

 

(一)成交量的研判

多頭市場的特性是緩攻急跌、價漲量增及價跌量縮,投資人可以觀察八十四年十一月加權指數從四五三0起漲至八十六年八月的一0二五六明顯特徵,上昇波的走勢時間緩慢,甚至在八十六年五月的七九七五上漲到同年八月的一0二五六這段上昇期間往往出現黑K線收高的走勢。以週線觀察目前的成交量,尚未明顯出現「價跌量增與價漲量縮」的空頭訊號,這種空頭現象則代表投資人上漲時追高乏力,心態上明顯趨向保守,跌勢量增則因停損操作與融資追繳壓力下不計成本殺低求售。就目前日線觀察自九二0九高檔回落以來,已有緩慢盤跌的空頭線型發生,尚未明顯出現足以信賴的止跌訊號,但新低量的出現往往是底部來臨的前兆。

本大波自五四二二起漲以來,自八七一0回檔的兩個轉折低點分別落在八十八年八月的六七七一,前後幾日的六日均量谷底為六一三億。另一個轉折點為八七一0回檔至八十八年十二月下旬突破維持六個月的「收斂三角形」前的低點,同年十一月的七二六一前後幾日六日均量亦出現五八0億的谷底量。

因此當成交量能夠數日維持在六百億左右甚至以下的水準時,量能將率先股價落底,指數才將出現底部反彈的徵兆。底部量能應維持越低越好,並且呈現量縮價穩的盤底震盪。亦即成交量必需先行盤穩,代表買賣雙方的多空力道維持在一定的平衡點。並待短期股價行情出現回昇現象,並且伴隨量能溫和擴大,底部才有成立的條件。

 

(二)波浪理論的時間波

波浪理論的調整波除中段整理的「複雜波」外,一般呈現5-3-5波或3-3-5波曲折型A-B-C回檔走勢。波浪的驗證除了採用「波幅測量」與「型態」判別外,另外可靠的依據就是「時間波」週期。

(1)大盤指數八十二年一月自3098起漲到八十三年十月的7228以來,本波「初昇段」為期21個月,開始邁入多頭市場。之後歷經經濟衰退與兩岸關係惡化,導致中共飛彈危機回檔至八十四年十一月的4530為第二調整波,為期十三個月,以上兩波是一般波浪分析人士的共識,應無疑慮。緊接開始第三波的主昇段走勢,自4530起漲到八十六年八月的10256,這一波的走勢曾造成技術分析人士的爭論是否就是主昇段的完成,此波亦上昇21個月。但隨著回檔跌至八十六年十月的7040,由於跌破第一波的高點7228,因此判定4530-10256並非主昇段;因此最大的可能是此波為主昇段中的次級初昇段3-1波,自10256以降出現十八個月的跌勢,這段期間內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地雷股盛行,就型態上研判為五波「下降楔型」。大盤就在市場上一片悲觀的氣氛中在5422打底後開始翻昇,強勁攻達八十八年七月的8710,究竟自5422至八十九年二月的10393是調整波中的上昇A-B-C是否將來的半年內會發生回檔對應波a-b-c波,未來維持下跌走勢或是目前仍處於次級延長波中的小波,尚須由本波的反彈高點研判,由於幅度非本文討論重點範圍,未來有機會將專文探討。

(2)就時間波週期而論,六月份是具關鍵性的時間轉折點,前文提過從3098初昇段的確認是分析人士的共識,因此所有波段的時間轉折皆以此點為基礎。例如7228(I)為3098次週開始上漲以來的第21個月,4530(II)為3098上漲以來的第34個月,

10256(86年8月)為基礎點上漲第55個月,六月份則是第89個月。因此六月具關鍵轉折月。同時間也必然符合「費布那齊係數」重疊原理:即六月也同時為10256下跌以來的第34個轉折月,因此六月為關鍵月,亦即七月份K線理當收紅。

(備註一)就週線觀察,七月八日該週為自8710之第55週,同時為7261上漲以來之第34週、10393回檔以來的第21週、及本波10328的第13週,合計四重時間轉折點。所以本週低點7988具相當重要的轉折參考性。

【備註一】唯一的週期調整點:5422並不在本數列中,乃為10256下跌的第18個月,此同時也可驗證5422低點非出源自於3098初昇段以來的主波浪中,應為次級浪。因此六月僅為「轉折參考點」,週期誤差同時會出現在後兩個月左右。

 

(三)波浪的幅度測量

就黃金分割率探討,本波能夠突破自8710以來為期半年的「大收斂三角形」突破的起漲點為7261,上昇至10393,若是回檔的幅度0.236倍數為8000點整,0.382的位置為8457,因此8000點將是一個重要的關卡。也是政府與護盤基金相當重視的參考值,由於8000又同時是重要的心理關卡,本週低點落於此關卡應具重要的支撐作用,但同時上揚所必須克服的壓力必然會發生在8457的週線平台整理區。

 

(四)下降趨勢線

當股價呈現下跌趨勢時,不但波段無法創新高,並面臨頻頻破底的窘境,波段反彈的近高點連線便構築股價再度反彈時的壓力。當股價能夠突破壓力,並呈現強勢上漲時,便具備相當重要的支撐關卡,5422開始打底快速止跌,並且一路強勢快速上漲至88年7月3日8710後,以為期半年的「收斂三角」走勢調整,此下降趨勢線即為此高點下連至同年11/23開始突破,並且急速拉升至10393,由於突破點與下降壓力線的接觸點為8013,股價在突破8013並未出現回檔測試,才於89年1月11日出現9332高點後爆大量整理。可由操盤走法得知屬於「軋空盤」走勢,因此8013的起漲區將具備大回檔後相當重要支撐。

底部的形成條件,除非先突破近期角度最陡峭的壓力線,以日線而言,最短壓力線乃由六月八日的9029延伸至六月二十日的8861高點。七月十三日中紅K線的突破具有重要的「宣示」意義。當然近期的壓力突破雖代表短期股價的回升有望,但通常不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本波突破後的高點將構築以9029以來的第二扇形的下降壓力線。一個底部的完成往往需突破兩至三次的「扇形壓力」,才足以提供底部判別上的積極確認訊號。

 

底部的判別事實時上,還需要其他相關的理論配合,例如大眾心理面,以及基本面的探討。技術分析上尚有其他的工具可供參考,例如資券餘額的變化、移動平均線的觀察、型態學上的確認。其他諸如MACD指標可觀察短中期均線差離的變化、ADL指標用以判別上市盤中漲跌家數的變化、OBV指標用以確認人氣是否回升。甚至短期的RSI與KD指標都可以用來判定短期底部是否可能成立的要件。通常行情要出現比較確認的回昇訊號,即時盤勢的表現利用委買委賣江波分析亦可看出端倪。指標的運用實不再多但要求精,底部的判定時要比較注意到指標的兩個關卡:一為盲點的鈍化現象,與另一個指標運用上要留意的轉折點變化。底部的預測事實上不是那麼重要,因為沒有人斤斤計較一定要賣到最高點或是奢望非得買到最低點,重要的是當盤勢已進入空頭型態時,風險的控制往往比獲利更重要。把握個人的交易原則,並能確實遵守,才不至於賺了指數而賠了個股的差價。